凡病有外证,外证未解,不可下之。伤之者为心风,入胸胁腑脏心俞中。
湿病皆自下之上,乘于太阴,伤脾家之阳。即伤寒中风亦不能骤犯,而况疟邪乎?
太阴,头不痛,身不热。盖痈毒浮于肌表,脉亦浮数,经络为邪壅遏,身亦发热,热毒居表,阳气不能卫外,故亦恶寒,其人饮食起局如常,或偏着一处痛者,此即痈毒病也。
至于漏不止而恶风,及发汗后恶寒,又皆表虚,必得温经而后愈。 热病救阴则易,通阳最难,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,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。
若即以相火为正气而任其妄动,以致心为形役,是犹欺君虐民之臣而无以制之,则相反足以贼其君耳。然人为万物之灵,非木石比,故其精其气,莫不各有神焉。
惟长沙早见及此,于将成未成之际,不离桂枝建中为加减,渐和其营卫而不嫌其缓。刺入四分,灸五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