妇人玉户里急重,痛连腰腹脉弦微;伤寒瘥后为危症,理中加减酌支持。后人咸谓清内热而主降下,乃不明经义、物性故耳!夫凡物有可升可降者,配发散之药则升,配破泄之药则降。
小便不利、少腹满者,土受所胜之侮,而不能制化,故加茯苓补中土以伐水邪。制白术以土拌,制黄连以水浸,皆所以助之也。
一方,治疳虫食下部及五脏。今人多取重一两者,若侧子多而去其二三钱,则母身止重七八钱之川乌矣。
感冒风寒或失表,变为烦热心中扰;又有烦热不同科,阳虚阴实所当晓。如治虚寒危症,用蓝须子根刮皮,新瓦上焙干,研末,温服一钱为度,虽危可保万全。
于是临症之下,于舌必看其形、审其色、合诸脉症,而有心得其秘焉。试观栽杏叟,尚误投药饵,伤及母子二命,况平人乎?
《脉要精微论》以尺脉候肾,左附上以候肝心,右附上以候脾肺,盖以两肾为先天始分之水火,而生木火土金之五行也。 阳根于阴,阴根于阳,阴阳互根,营卫不息。